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剩余价值:劳动异化与资产阶级经济剥削的秘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章”再研究
引用本文:张一兵.剩余价值:劳动异化与资产阶级经济剥削的秘密——《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章”再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8.
作者姓名:张一兵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到二○三五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逻辑与战略路径研究”(21ZDA0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作为资本的货币转换而来的对象化劳动“消失”的物质对象——原料和工具都不会自己跳起来活动,更不可能塑形和构序对象以创造新的用在性,所以,在劳动过程的视角上,只有非对象化的劳动才是生产性的。然而,工人自己的劳动活动的“生产性”本身畸变为奴役工人的“异己性权力”,这就是劳动的自我异化。资本家获得超出他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本的剩余价值,来源于他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而这种无偿占有的本质,是资本家用工人过去的对象化劳动(工资)换取了一个可以利用劳动工具塑形和构序劳动对象的活劳动,这种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属于资本的劳动能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使商品获得使用价值的同时,既补偿了工资,也保存了原料和工具中已有的价值(异化的劳动),并且还额外创造出一个资本家投入生产过程时全部已有价值总和的余额(Δ),这就是由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关 键 词: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  生产性劳动  异化  剩余价值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