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终结性”的教育如何终结?——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现状分析
引用本文:李玉,徐华楠.“终结性”的教育如何终结?——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现状分析[J].教育探索,2009(8).
作者姓名:李玉  徐华楠
作者单位:1.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25
2.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25;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80
摘    要: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具有"一次性"、"学历性"和"预备性"等特点,因而被称作是"终结性"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教育已无法满足社会对教师教育的需要,所以2002年以来,一些师范院校开始探索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培养方案的改革措施.为促进改革的深化,笔者认为,应在保持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向以及地区的需求,从而建立改革的政策和实践连续体.

关 键 词:"终结性"教育  教师培养模式  改革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