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20年代歌谣入诗的三种实践
引用本文:陈培浩.1920年代歌谣入诗的三种实践[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5):10-17.
作者姓名:陈培浩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ZD284);
摘    要:1920年代是新诗尚未确立正统的发生期,从格律中挣脱的新诗在白话与诗、自由与诗的冲突中面临着强烈的资源饥渴。民间资源参与了新诗文类合法性、风格多样化的自我建构。取法歌谣,构成了新诗史初期一道特别的景观。具体践行新诗取法歌谣的诗人中,刘半农、刘大白、朱湘构成了三种不同的面向。站在诗学立场上的刘半农,立志为新诗“创造新韵”“增多诗体”,他的歌谣诗体现了对“方言性”“民歌体式”的偏好;刘大白、沈玄庐代表了一种政治立场对歌谣通俗性的借重;朱湘深入歌谣文学性内部,挖掘歌谣的修辞、节奏、音调融入新诗的可能性。

关 键 词:1920年代  歌谣入诗  刘半农  刘大白  朱湘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