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战后的中国”:全面抗战期间国统区新闻学的构造维度
引用本文:朱至刚,郭冲.“战后的中国”:全面抗战期间国统区新闻学的构造维度[J].新闻大学,2023(2):68-77+119-120.
作者姓名:朱至刚  郭冲
作者单位:1.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新闻教育研究(1921—1949)”(22CXW003);
摘    要:全面抗战期间,国家面临的空前危机亦被时人视为重构中国社会的重要契机,“战后的中国”逐渐成为时人的重要期待与想象。在这一时期国统区的新闻学构造过程中,此类构想起到顶层框架的作用。在这一共同框架下,学理构造的差异映射出政治立场的分野。国民党的新闻理论以“我们”作为研判“过去”与“当下”新闻学的标准,试图沿袭新闻统制;以张季鸾为代表的“中间报人”以“纯粹之公民”和平等之国家为设定目标,以此为构造中国新闻学的起点与取向;萨空了为代表的左翼知识分子则以“阶级”作为想象社会的根本尺度,对战后中国的资本主义化倾向深怀警惕,同时将“中国新闻事业从业员”视为“进步力量”,寄予促使社会“新生”的殷切期望。

关 键 词:抗战  新闻学  战后的中国  新闻理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