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同情心与儿童同情心的培养
引用本文:汪幼芳.同情心与儿童同情心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1987(1).
作者姓名:汪幼芳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
摘    要:中国古代思想家孟轲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所谓“恻隐之心”就是我们所说的同情心。同情心是一种善良的情感,是对他人忧伤、不幸、痛苦的共鸣,愿同他人分担忧愁,给他人以快慰的情感,是对人的关怀与热爱,是心地善良的自然流露,是对人类和平、友谊的企求,是人类团结、互助、合作、利他,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心理基础,是一切社会存在的心理基础。法国心理学家赖波特曾经指出,只有同情,才是一切社会存在的基础。他说,同情心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约束自己;二是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三是对他人忠诚、宽容、博爱。可见,同情心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的社会道德情感。它孕育着善良的友爱,人性和人道主义。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麻木不仁、粗鲁残暴、丧失天良,都是与缺乏同情心有关。一个没有人性的人,一个野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