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哲学的特质——从先秦到宋明性善论的发展
引用本文:刘艳娜.中国哲学的特质——从先秦到宋明性善论的发展[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83-85.
作者姓名:刘艳娜
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摘    要:性善论是儒学的重要观念。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古圣先贤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从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到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荀子性恶到董仲舒性三品,从朱子“性即理”到阳明“心即理”,儒家人性论的辩争,基本上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史。性善与人性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人性论问题来说很重要,这反映了儒家先贤的思路架构。儒学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凸显了中国哲学的特质:求善——一脉相传的仁义之道和关注内在道德性的生命学问。

关 键 词:  人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