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略谈对青少年的“知耻”教育
引用本文:杜喜荣.略谈对青少年的“知耻”教育[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6(5).
作者姓名:杜喜荣
摘    要:耻厚,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社会评价,是对那些不履行社会义务、违背社会公德、违反国家法律并造成危害的各种错误行为的否定、贬斥和谴责;耻厚也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主体对自身不良行为的愧疚感。而“知耻”既是人与禽兽的重要区别,同时也是个体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种内在机制和动力。个体如果认为那样做是耻辱的,虽合情遂愿而不为,如果认为并非耻厚的事,虽于己无益也可能去为之。因此对“耻与不耻”的不同认识,决定人们选择不同的行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今天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决定着21世纪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以及整个文明水平。对他们进行世界观、道德观、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有高标准、要有正面鼓励,也要有基本的做人规范和从反面的规诫教育,让他们既知道怎样做是对的,也知道怎样做是错的;既有享誉的体验,也有饮耻的感受,从而明确一个界线,健康地成长首先,加强对青少年的“知耻”教育,符合当今时代的现实要求。 在我国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市场经济逐步建立而法制建设又不太完善的今天,出现了许多不良社会思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大肆泛滥,现实利益的巨大趋动力使一部分青少年产生了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再加上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力图从价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