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算法社会的辩证法:非同一性作为同一性秘密目标的实现
引用本文:张夺,王桂敏.算法社会的辩证法:非同一性作为同一性秘密目标的实现[J].科学.经济.社会,2023(6):36-45.
作者姓名:张夺  王桂敏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算法社会悄然来临。这场深刻变革中,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算法本身具有了正当性与合理性。一方面,算法体现了资本与技术理性同一性原则的逻辑必然,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同时也构建了对人的“全景监狱”式的数字控制。另一方面,大数据算法也通过“量化自我”与“私人画像”使大众成为“众星丛结”式的分众,即体现非同一性原则的个性呈现。非同一性作为同一性的秘密目标能否在算法社会真正实现,关键还在于能否以理性化和人道化的算法内容战胜非理性和异己性的算法形式,能否削弱或祛除算法背后的资本化操控逻辑。

关 键 词:算法  数据  同一性  非同一性  受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