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几个“非遗”理论问题的思考
引用本文:刘锡诚.对几个“非遗”理论问题的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8,26(1):12-20.
作者姓名:刘锡诚
作者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100029
摘    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早是使用“民族民间文化”这个术语,后与国际接轨采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容范围上有差异,前者比后者宽和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译名的误导,在保护方向中上容易产生误导;文化空间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类别,而是民俗活动的一种载体;以儒家为核心的上层文化,所弘扬的大传统作为正统,既不适合传统文化艺术的保存,也不适合多元民俗的发展。而被一些学者称为“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民间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延续处于濒危的严重局面,要进行全面普查、确认、收集、登记、立档,尽可能做到原生态性的保护,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建立文化生态区。

关 键 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民间文化  文化空间  原生态保护
文章编号:1673-9329(2008)01-00012-09
收稿时间:2007-07-23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