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幼儿师范班主任的道德构成
引用本文:王兰香.浅谈幼儿师范班主任的道德构成[J].甘肃教育,2003(Z2).
作者姓名:王兰香
作者单位: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 甘肃兰州
摘    要:在幼儿师范教育中,班主任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既是学前教育思想最直接的实践者和体现者,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观察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同时还是作为个体的学生与作为社会机构的学校之间的桥梁。所以,重视和加强幼师班主任的道德建设,是建设高素质的幼教师资队伍的重中之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道德素质是幼师班主任首先应该具备的素质,道德作为每个人必须遵守的生活及其行为准则和规范,幼师班主任更应该身体力行。幼儿师范班主任的道德素质应包括如下三方面基本内容,即以“宽厚仁爱”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敬业爱岗”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我们首先强调乃至推崇幼师班主任道德构成上的“宽厚仁爱”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珍贵、最有活力的部分;其二幼师培养的是幼儿师资,而孩子们将决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讨论了“宽”和“仁”的概念,甚至“仁”成为他的学说的内核之一,也成为他施教的基石。对“仁”最简明的解释是:不加区别地、平等地去爱人。这里,“仁”包括了一个仁人君子所有道德的总和。孟子的学说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并将“仁”的根源追溯...

关 键 词:幼儿师范  班主任  道德构成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