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过去2万年以来气候变化的影响与人类适应——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之影响与适应任务群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郭正堂  任小波  吕厚远  高星  刘武  吴海斌  张春霞  张健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 北京 10086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 100044,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 10004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05120000、XDA05130000)
摘    要: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之"影响与适应任务群"主要以全新世大暖期为"相似型",研究全球平均增温约1°C—2°C情形下的我国环境格局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为人类适应提供自然背景及参照;探讨过去不同气候环境背景下人类的适应方式,揭示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律和模式,为未来人类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提供启示。通过近5年的工作,在自然背景研究方面,揭示出目前的全球增温有自然变暖的周期背景,且不同尺度的增温总体有利于我国季风区降水增加,导致森林面积扩大,我国北方沙漠区收缩,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在人类起源与适应研究方面,获得了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和迁徙的新证据,揭示出过去的气候变暖促进了农作物的栽培与驯化。8 ka BP—6 ka BP,稻作和旱作农业在空间上显著扩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促使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大规模定居。一般情况下,过去寒冷的气候条件限制了人口发展,而相对暖湿的气候有利于人口的增加和文化的发展。研究同时显示,近70年来我国海岸带陆地面积由于人类活动加剧而增加近14 200 km~2。未来工作应加强高分辨率气候变化历史的定量重建,加强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机制等研究。

关 键 词:全新世大暖期  环境格局  人类活动
收稿时间:2015-12-2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院院刊》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院院刊》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