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中十六国陶俑研究——以陶俑群的形成为中心
摘    要:20世纪50年代,在配合西安市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中,关中十六国墓葬开始被发现与研究。时至今日,关中地区已经积累了一批十六国墓葬的资料,其中陶俑是最主要的随葬器物。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关中十六国墓葬陶俑群为对象,对其进行类型学研究,将关中十六国陶俑分为三个时期,前、后赵时期,前秦时期,后秦至北魏初期。从关中十六国墓葬特征看,这三个时期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都反映出地域因素的影响,其中随葬俑群的形成最具典型性。魏晋以来,北方人口的迁徙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关中墓葬文化的发展,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关中十六国陶俑群的特征与形成原因。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