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康熙第二次南巡驻跸苏州圣恩寺的政治原因
引用本文:吴恩培,吴亦农.康熙第二次南巡驻跸苏州圣恩寺的政治原因[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8(4):17-20.
作者姓名:吴恩培  吴亦农
作者单位:1. 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江苏苏州,215104
2.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渔洋山风景区,江苏苏州,215164
摘    要:苏州光福圣恩寺是一座与明代皇家有着特殊关系且沐浴着明代皇家"圣恩"的寺院。明初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召见该寺寺僧,亲自书写条幅送之,并赐予丰厚的赏赐;同时,朱元璋还为该寺写下数首诗作。明正统八年(1443),该寺又得到皇上明英宗朱祁镇所赐的"天寿圣恩禅寺"的匾额。"土木堡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复辟,又于天顺三年(1459)再次赐该寺"圣恩禅寺"匾额。入清后,康熙帝多次南巡,在处理北边与沙俄战事及外交事务的同时,康熙于二十八年(1689)第二次南巡时,至苏州光福邓尉山,并驻跸圣恩寺,且为该寺"面赐御书‘松风水月’和帑金二百两",还为该寺写下了诗作。康熙此举,不乏与前朝有作为、有威望的开国皇帝对话以一较高低的心理,但更多的却是希望这座沐浴着前朝皇家"圣恩"光辉的寺庙,也抹上大清皇家的"圣恩"光芒,并希望能借之化解江南僧俗对满清的抵触情绪。

关 键 词:康熙第二次南巡  驻跸圣恩寺  政治原因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