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扬主旋律的“大合唱”——“阿不都尼亚孜事件”连续报道的回顾与启示
引用本文:黄斌.高扬主旋律的“大合唱”——“阿不都尼亚孜事件”连续报道的回顾与启示[J].当代传播,1995(2).
作者姓名:黄斌
作者单位:阿克苏报社
摘    要:震撼南海、波及天山的“阿不都尼亚孜事件”连续报道已经告一段落。这个延续半年之久的生动故事,始终闪耀着社会主义制度、精神文明和民族团结的光华,是一曲高扬主旋律的大合唱。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事情是由一封署名,“陆凤”的读者来信引发的。她向《广州日报》提供一个信息:在市郊东塱村,流浪着一个“语言不通,很像洋人”的六七岁儿童。来信焦急地呼唤“救救孩子”。经多方努力,很快弄清了孩子名叫阿不都尼亚孜,是个饱受坏人折磨的维吾尔族儿童。可惜,他却不知故乡和亲人在哪里。在新闻界的视野里,“亮”点虽小,却也生辉。每年滞留广州的儿童数以千计,惟有阿不都尼亚孜“情况特殊”。《广州日报》没有按通常惯例将阿不都尼亚孜交给民政或公安部门,而是直接引入传播迅捷、覆盖面广、受众多的新闻媒体,开展跨越千山万水的“统一行动”。寻亲——接人——联谊——传经,故事连贯生动,新闻层出不穷;由小到大,由浅人深,由个人到群体再到全社会,迅速超越一般的“好人好事”的宣传范围,形成风起云涌的“南海潮”和“天山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