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试论《诗品》的“味”
引用本文:党积生.试论《诗品》的“味”[J].青海师专学报,1996(4).
作者姓名:党积生
作者单位:青海海北民师
摘    要:进入魏晋南北朝,文学开始逐渐剥去以前人们所加在它上面的种种虚饰和羁绊,走向独立发展的阶段.与此相应,总结创作并批评创作的文学理论,也在日趋纯质化.钟嵘的《诗品》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正如方孝岳先生《中国文学批评》所论,《诗品》是开单刀直入论诗的风气的.钟嵘针对其时文坛诗坛上存在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文章殆同书抄”、“文多拘忌,伤其真美”等弊端,在评价诗歌创作是否成功、是否有意义时,重点考察它能不能有“摇荡情性”、“动天地,感鬼神”、“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也就是说,是否有吟咏性情,令人回味无极的特质.因此,许多文艺批评家总结说,《诗品》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滋味说”,或者就干脆用“滋味”二字作为《诗品》的代名词.本文拟从“滋味”与“味”、“滋味”的内涵、“滋味”的创造、与“滋味”与意境四个方面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