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例谈“不带问号”的初中语文课堂提甑
引用本文:江敏.例谈“不带问号”的初中语文课堂提甑[J].语文世界(高中版),2014(7):34-35.
作者姓名:江敏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桃溪中学语文
摘    要:一、提问的概念“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诉求,疑问是思维灵动的体现,疑问是传承创新的火种。疑问可以借助于提问的形式而呈现。提问的字面解释是指:提出问题要求解答。在学习活动中,提问是在任何科目和性质的学习过程中联系教与学双方的坚韧纽带,提问既可以由教学主导者向学习主体提出,也可以由学习主体向教学主导者提出,还可以是教学主导者或学习主体之间的互相提出。因此提问是一种自南平等多向互动的学习方式。二、何为不带问号的提问提问的基本方式在于将疑惑转化为问句进行叙述,也就是在提问的句子后面加上一个“?”,这是提问句最重要的一个特征。那么有没有不使用问号的提问呢?相信看了下面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之后,我们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明确的答案了。

关 键 词:语文课堂  问号  初中  学习主体  学习过程  主导者  内在诉求  传承创新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