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市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水平测度及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引用本文:曹玲娟.城市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水平测度及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23(4):43-53.
作者姓名:曹玲娟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摘    要: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如何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新时代经济实践中的研究难点。为此,利用CEADs数据库中的城市间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03个城市参与国内国际循环强度,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法探讨国内国际双循环协调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内循环的主体地位有所提升,但城市的“本地依赖”程度较大;省会城市的中介中心性对城市国内循环地位的提升影响较大。各城市的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流向均具有明显的“邻近性”;长江经济带国内国际双循环存在耦合协调关系,大部分城市的耦合水平在0.3-0.7之间。基于此,得出了因地制宜推动长江经济带及所在城市的国内国际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有效发挥省会城市的中介中心优势以提升国内循环主体地位,加强省内城市间协调治理和深挖阻碍城市经济双循环发展的现实困难,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耦合协调水平等启示,为畅通长江经济带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国内国际双循环  城市间贸易  耦合协调水平  长江经济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