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唐诗中的“洛阳道”
引用本文:陈燕妮.论唐诗中的“洛阳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1).
作者姓名:陈燕妮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基金项目:2011年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摘    要:道路对于城市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它是呈现城市居民各种生活层面,联系不同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唐代的洛阳在很多时候和长安齐名,是一个极其重要和极具意味的都市,因而以洛阳尤以“洛阳道”为主题的唐诗作品也自然繁多.在唐人的书写中,这些连接洛阳与外界场所的道路和连接洛阳城中各个场所之间的道路,或成为通往欲望之城的“洛阳道”,或成为展示人生百态的“洛阳桥”,或成为承载盛衰兴废的“洛阳道”.唐人借助“洛阳道”以歌咏寄兴,或表现享乐之欲望,或表现帝国之繁荣,或表现盛衰之叹息.这其中深刻地体现了城市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城市成为文学描写的对象;而文学则记录并复活这些早已消失的生动的城市状态.在唐诗对“洛阳道”的书写中,“洛阳道”不仅是有着建筑功用和审美功能的建筑,也不仅是因为俗世生活的填充获得了“景观”意义的建筑,还是有着被历史盛衰反复浸染,被人类用个体生命去反复丈量的建筑景观.

关 键 词:唐诗  "洛阳道"  城市  文学

"Luoyang Road" in Tang Poetry
Chen Yan-ni."Luoyang Road" in Tang Poetry[J].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3,52(1).
Authors:Chen Yan-n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