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培养理论在战后抚慰报道中的实际运用——以1949年的《大公报》为例
引用本文:陈雨璇.培养理论在战后抚慰报道中的实际运用——以1949年的《大公报》为例[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作者姓名:陈雨璇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 阜阳,236037
基金项目:2013年阜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大公报》(1945-1947)对民族战争的创伤记忆与抚慰”(2013FSSK03);2014年度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近代传媒对民族战争的创伤记忆与抚慰--以《大公报》为分析对象”(2014SK013)。
摘    要: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越来越要求大众媒介与新兴媒体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承担好各自的社会分工。媒体不仅要真实准确地传递客观信息,更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问题上发挥自身的舆论引导功能,而"培养理论"对于大众传媒行使这一功能的实际作用不可或缺。追溯到1945年8月这一段历史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虽以胜利结束,但是历经八年创伤的国人迫切需要从历史阴影中走出来。本文将通过研究1945年9月前后《大公报》对于抗日战争胜利在即以及抗战结束后的相关报道,重点分析"培养理论"在这些报道中的运用,从而凸显抚慰报道所起到的实际作用效果,并提出新时代抚慰报道之于培养理论对于当前新闻报道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大公报  培养理论  抚慰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