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可无“我”的《祝福》教学——有感于黄孟轲老师的文本解读
引用本文:周康平.不可无“我”的《祝福》教学——有感于黄孟轲老师的文本解读[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14(2).
作者姓名:周康平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中学;
摘    要:正最近,在宁波听特级教师黄孟轲上《祝福》一课,感受到其明显彰显了小说文本中"我"的作用。我以为,这种解读更加接近鲁迅写《祝福》的初衷。我在该课的基础上,试补充一些材料和分析,以期对《祝福》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祝福》一课的常规教学无非有这样几种方式:突出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来表达对封建社会的控诉;对鲁迅作品语言的赏析;把欣赏的重点落在鲁迅小说中的"看"与"被看"的关系上;把文章的主题定位在"祥林嫂的命运就

关 键 词:《祝福》  孟轲  常规教学  鲁迅小说  文本解读  主题定位  鲁迅作品  叙事者  社会悲剧  课堂观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