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佛教平等观的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引用本文:唐忠毛.佛教平等观的向度及其现实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3):36-40.
作者姓名:唐忠毛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上海 20006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摘    要:平等思想一旦进入宗教理解之后,就不再是纯粹现实意义上的具体诉求,而是与宗教的整体信仰体系融为一体,具有超越与抽象的特征。佛教平等观的向度主要体现为立足于“缘起论”的“空性”绝对平等,立足于“佛性平等”的人性、人格及道德完善意义上的平等,以及立足于宗教体验的境界论意义上的平等。佛教的平等思想对现实社会的平等意识与平等诉求产生着复杂的影响,同时,佛教平等思想的现代诠释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佛教平等思想  平等的向度  超越的平等  现实的平等  

Dimensions of the Buddhist Idea of Equality and Their Significance
TANG Zhong-mao.Dimensions of the Buddhist Idea of Equality and Their Significance[J].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9,41(3):36-40.
Authors:TANG Zhong-m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