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萨特的“欲望”本体论——兼论萨特与德勒兹的差异
引用本文:姜宇辉.萨特的“欲望”本体论——兼论萨特与德勒兹的差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6):49-54.
作者姓名:姜宇辉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200062
摘    要:萨特的“反思”概念的本体论内涵与心理学的“反思”概念的差异:二者之间的对立首先体现于对时间性的理解,其次体现于思索“欲望”的不同的角度。心理学把“欲望”自在化、外在化、抽象化,而存在的精神分析则把欲望作为自为的根本存在方式。通过福楼拜的案例,萨特分析了个体根本性的生存欲望如何超越自在的语言而获得真正的“表达”和“写作”。最后,我们比较了德勒兹的欲望—生成的理论和萨特的欲望理论之间的区别。

关 键 词:反思  欲望  写作  聚合
文章编号:1000-5579(2005)06-0049-06
收稿时间:2005-08-27
修稿时间:2005年8月27日

Desire of Writing--Sartre's Ontology of Desire and Its Difference from Deleuze's Desire-becoming
JIANG Yu-hui.Desire of Writing--Sartre''''s Ontology of Desire and Its Difference from Deleuze''''s Desire-becoming[J].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5,37(6):49-54.
Authors:JIANG Yu-hui
Institution:JIANG Yu-hui
Abstract:
Keywords:reflection  desire  writing  assemblag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