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意境论”与古代杂文
引用本文:江源.“意境论”与古代杂文[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5(1).
作者姓名:江源
作者单位:乐山师专中文系
摘    要:杂文创作,同其他文艺创作一样,由生活而为艺术,客观事物先要在创作主体的观念中构成意象活动,然后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将意象外化为具体的艺术形态,也就是说,要经历由物象而意象再到艺术具象的嬗变过程.意象,即主体情意与客观物象的融合,或者说是主体情意对客观物象的加工改建,客观物象对主体情意的同化吸收.意象活动的丰富性和物质手段外化意象的灵活性,决定了艺术具象类型及其审美特征的多样性.一般说来,文艺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具象都是客观物象的美学表现,具有通常的美学特征.不过,某些作品在创造艺术具象的过程中,由于意象活动异于寻常,例如采用了象征、联想、暗示等思维方式,物质手段外化方式巧妙,例如充分利用了语言蕴涵的多义包容性,这样创造出的艺术具象,便不仅具有通常的美学特征,还能拓展出作品实际艺术具象之外,可意会而难予实指的另一意象生存空间,从而突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