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师德与教师形象浅谈
引用本文:孙伯慧.师德与教师形象浅谈[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3).
作者姓名:孙伯慧
摘    要: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等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教师的全部道德品质在自己职业行为中的集中体现。 由于教师负有“教书育人”的特殊使命,因此,对师德的要求比对其他职业道德的要求更高更严。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们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教师在他们的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自己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工作作风,学习态度,劳动习惯,待人接物等等,都会给他们以影响,甚至教师的板书、服饰、发型、言谈举止,他们都爱模仿。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他们的心灵上、言行上产生影响,有的甚至会影响他们一辈子。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显而易见,教师如不能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不能以身作则,就难以为人师,培育合格人才。多年来,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师德建设有了可喜的收获。,教师职业道德总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变革过程中负面消极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着变化,其中消极的因素或多或少影响着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着某种问题;以至有少数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一切向钱看,在社会上已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还必须十分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崇尚师德,为人师表的重要性。从承担的社会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