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庸之美:千差万别的“中庸”
引用本文:王晓渔.中庸之美:千差万别的“中庸”[J].中文自修,2010(1):48-49.
作者姓名:王晓渔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中庸”这个词在《论语》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雍也》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夫!民鲜久矣!”因为孔子把中庸看作道德的至高境界,后人据此写了《中庸》。司马迁、郑玄称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史记》载:“孔子生鲤,伯鱼生倔,字子思,年六十二,子思作《中庸》。”“中庸”的“中”,意思就像“0.618黄金分割点”,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关 键 词:“中庸”  《中庸》  黄金分割点  《论语》  《史记》  孔子  司马迁  子思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