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语文课堂上的“三动”
引用本文:隋济.浅谈语文课堂上的“三动”[J].新教育(吉林),2006(1):51-51.
作者姓名:隋济
摘    要:一、心动——开启学生情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开启学生的情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激趣有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可播放歌曲《英雄赞歌》。教学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可采取激情导入,唤醒学生的兴趣:每个人都有一个美丽的童年,它珍藏在我们的记忆里,那里有山、有水、有白云。童年就像一段浓缩的历史,记录着我们儿时的酸甜苦辣;童年就像一个沉淀的童话,充满了奇特的想象。那鲁迅的童年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

关 键 词: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初中  创新精神  教学情境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