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农村”背景下不利于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钟达木,赵鹏程.“新农村”背景下不利于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11):17-19.
作者姓名:钟达木  赵鹏程
摘    要:2005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构建新农村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经济、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的我国西部民族地区而言,关键是靠发展,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基于教育,力求用同民教育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村社会人才需求,是实现民族地区新农村必须采取的基本行动策略。因此,构建新农村必然埘我国民族教育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实质就是促使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以教育为手段加快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使我国民族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民族教育体制中客观存在的种种局限与不足还难以全面适应构建新农村的普遍要求,我国民族教育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并且这种挑战是全方位的,会涉及到教育的不同方面和不同环节。为了有效推进我同民族教育改革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们必须客观分析不利于构建新农村的众多因素,进一步加快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关 键 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西部民族地区  教育发展  民族教育改革  社会人才需求  农村经济社会  教育改革与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