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与实践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引用本文:李勇江,李志义.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与实践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3(12):100-107.
作者姓名:李勇江  李志义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摘    要: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本科教育阶段实施,以培养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对52位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试点专业实践专家进行访谈和质性分析,发现我国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集中体现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习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学业质量评价、校企协同。这些要素的理想状态折射出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为: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层次人才,强调课程体系的学术性、职业性、技术性融合,要求教学组织和教师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注重打造再现复杂工作场景的实习实训基地,追求建设高水平的“双导师”师资队伍,彰显育人主体的校企协同性。为了更好地推行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还应继续健全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构建系统化的工作本位课程体系、强化培养过程的质量监控、健全“双导师”的协同育人制度。

关 键 词:高层次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扎根理论  双导师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