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互联网+”水平时空分异及收敛机制
引用本文:韩先锋,刘娟,李勃昕.中国“互联网+”水平时空分异及收敛机制[J].科研管理,2022,43(4):29-36.
作者姓名:韩先锋  刘娟  李勃昕
作者单位:1.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650093; 2.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 3.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6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互联网+提升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机理、效应与支持”(19YJC790034,2019.01—2021.12)。
摘    要:    “互联网+”发展直接关乎新时代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科学理解“互联网+”综合水平的时空分异及演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互联网+”综合水平指数,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对“互联网+”综合水平的空间差异及来源进行测度,并对其演进趋势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全国及三大地区“互联网+”综合水平均呈现逐年的稳步上升态势,且具有典型的“东高西低、两极分化”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互联网+”综合水平的总体空间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地区内差距的作用次之,而不同地区间交叉重叠的影响极小;解决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中部地区“互联网+”综合水平的地区间差距是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国及三大地区“互联网+”综合水平并没有呈现显著的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也仅出现在全国层面和东部地区,这预示着缩小“互联网+”的空间差距单纯依靠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是不可行的,尤为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研究框架和结果为更加精确和理性地解决“互联网+”差距问题、统筹实施“互联网+”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提供借鉴参考。

关 键 词:“互联网+”  综合水平  Dagum基尼系数  空间差异  收敛性  
收稿时间:2019-05-21
修稿时间:2019-11-12
点击此处可从《科研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研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