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世纪大学教育理念的宏观思考
引用本文:蔡静,张宪冰.新世纪大学教育理念的宏观思考[J].教书育人,2007(4):3-4.
作者姓名:蔡静  张宪冰
作者单位:[1]大连水产学院人文法律系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    要:一、倡导学生主体性的创新教育理念 学生的主体地位始于人的主体地位,而人的主体地位从哲学意义上考察,则涉及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及“主我”与“客我”两对范畴的探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而人的自觉活动则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觉活动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所以,社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征,人是在能动的超越现实、创造性地改造现实,使客观世界日益人化,使社会日益进步。在历史的前进中,人总是将自己微观的、有限的人生追求活动汇合成客观的“合力”,从而创造着历史。在终极意义上说,人是更为根本的因素,社会发展的程度最终是通过人的发展程度来衡量的。人的发展才是目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第一段]

关 键 词:大学教育理念  宏观思考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人的主体地位  社会发展  学生主体性  创新教育理念  人的发展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