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明代隐逸思想的变迁
引用本文:张德建.明代隐逸思想的变迁[J].中国文化研究,2007(3):19-35.
作者姓名:张德建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100083
摘    要:隐逸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是解读中国文化的关键。从历史上看,隐逸的思想和行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不是固定不变的。明代的隐逸思想最能体现这种变化。从明初以不合作姿态出现的以道自高,到洪武以后"太平逸民"式的抱道以隐,到吴中地区追求精神圆融的"市隐"思想的流行,再到弘、正之际形成的以讲求治生之道和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隐逸思想,晚明在王学影响下提出了"道隐"思想,而在现实中,"通隐"成为人们追求的隐逸方式。

关 键 词:以道自高  抱道以隐  市隐  治生与隐逸  通隐

The Evolution of Seclusion Ideas in the Ming Dynasty
Zhang Dejian.The Evolution of Seclusion Ideas in the Ming Dynasty[J].Chinese Culture Research,2007(3):19-35.
Authors:Zhang Deji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