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本解读:读者的建构活动
引用本文:曹明海.文本解读:读者的建构活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06(11):2-5.
作者姓名:曹明海
摘    要: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对话的活动。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其意义的建构把握世界,同时也建构自我世界。作为读者的学生和教师,在文本解读活动中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作用——用自己那颗在解读体验中跳动不安的心灵去激活文字,激活文本,因而使文本成为主体情感、意志、生命和灵肉的载体,并诞生出新的审美意义。显然,读者的这种能动性和创造性作用,已经超越单纯理解和解释对象的领域,而跨入对主体自身审美心理结构(情感、意志、趣味、生命感等)重新建构的境界,也就是对“读者的建构”活动。应该说,这种“读者的建构”境界,能够充分标示出解读过程中主体性所臻达的完满程度,是实现解读“有效性”的根本标尺。

关 键 词:文本解读  读者  审美心理结构  主体情感  创造性作用  文本对话  语文教学  审美意义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