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皎然“文体四变”说及其思想史意义
引用本文:倪缘,张勇.皎然“文体四变”说及其思想史意义[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7):28-35.
作者姓名:倪缘  张勇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宋明安徽高僧文论辑录与研究”(AHSKZ2021D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历代释家文论文献集成与综合研究”(22AZW011)阶段成果;
摘    要:中唐儒释道三教融合不断加深,而生活在此时期的皎然早年习儒入道,后终归于佛门。皎然在《诗式》中提出“文体四变”这一重要命题。其将“文体”定位于儒家风雅诗教,而“诗道”则被理解为作诗之道。因此,在这一理论支撑下,“文体四变”应该分别为《古诗十九首》、齐梁诗、俗律诗与大历诗。这一方面正合当时儒者重振文道关系的潮流,另一方面也为皎然借阐诗宣扬佛法提供了便利。而于思想史上,尽管皎然以佛教为宗,撰《诗式》也意在彰显佛法之高妙,但客观上依然促进了儒释思想的融合。

关 键 词:《诗式》  “文体四变”  以儒说佛  皎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