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此恨绵绵无绝期——试谈白居易《长恨歌》中的逗韵作用
引用本文:陈荣根.此恨绵绵无绝期——试谈白居易《长恨歌》中的逗韵作用[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2).
作者姓名:陈荣根
摘    要:诗歌有其独特的声韵美,要表现“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的诗歌意境,转韵就成为诗歌情感、诗思变化的关键之一。作为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其“宛转动人,缠绵悱恻”的艺术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奇句用韵——“逗韵”的作用。 《长恨歌》转韵13次,平仄交替,每每奇句用韵,起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长恨歌》即歌“长恨”。长恨是主题,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的“国”用逗韵(入声职)与“得、识、侧、色”同一韵部。正是开首这七字揭示了全诗的悲剧因素,而“重色思倾国”中的“色,国”仄声,迭韵,因产词之荡漾处,多用迭韵”(王国维《人间词话》),而使诗歌情节显示出沉郁,“色”与“国”短音的拉长,刻意描写了唐玄宗如何得到了使“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接着是宠爱有加,以平仄交替的方式,落“逗韵”于“池、摇、暇、人、土”上,写出杨贵妃的美丽,“姐妹弟兄皆列土”的恩宠,唐玄宗得贵妃后的纵欲。这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