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浑善达克沙地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及其源区意义
引用本文:谢静,吴福元,丁仲礼.浑善达克沙地的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及其源区意义[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23(2):523-528.
作者姓名:谢静  吴福元  丁仲礼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批准号:40021202)项目资助.致谢本论文的碎屑锆石U-Pb测年工作得到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实验室的柳小明、袁洪林高工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室朱敏的帮助,锆石的Hf同位素测定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的谢烈文和杨岳衡高工和新生代室高玲和杨利蓉的大力帮助,同时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杨进辉副研究员进行了多次有益的讨论,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摘    要: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末次冰盛期(LGM)以来沙样的碎屑锆石原位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并与周围可能源区的岩石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发现浑善达克沙样的U-Pb年龄主要可以分为3组(2.6~2.3 Ga,2.2~1.6 Ga和显生宙100~500 Ma).其中较老的两组和具有负εHf(T)值的显生宙锆石可能来源于华北克拉通北部的燕山褶皱带,而具有正εHf(T)值的显生宙锆石可能来源于中亚造山带东部.现代沙和LGM沙具有相同的锆石U-Pb年龄谱和εHf(T)组成特征.同时,与蒙古中南部和塔里木中部沙样进行对比,发现蒙古中南部沙样主要来源于中亚造山带的显生宙高山,而塔克拉玛干沙漠在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上与浑善达克沙地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西部的大沙漠对东部沙地的贡献很小.

关 键 词:浑善达克沙地  源区  锆石  U-Pb年龄  Hf同位素

Detrital zircon composition of U-Pb ages and Hf isotope of the Hunshandake sandland and implications for its provenance
Institution:1.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bstract:
Keywords:Hunshandake sandland  Provenance  Zircon  U-Pb ages  Hf isotope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