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敬敷书院与皖江文化的和合内涵
引用本文:汪青松.敬敷书院与皖江文化的和合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6):10-12.
作者姓名:汪青松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摘    要:<正>安庆师范学院与皖江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清代光绪二十三年。发源于桐城派的清代安徽省学敬敷书院移建于此。“敬敷书院”长廊、安徽大学红楼作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安庆师范学院百年办学的历程:敬敷书院换校名、迁校址、改校制,昭示着皖江文化的和合内涵。 一 安庆敬敷书院是清朝安徽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官办书院。1652年(清顺治九年),江南省操江巡抚李曰芃在安庆建立了培原书院:1733年此书院由私人办学改为官办;1736年换名为“敬敷书院”。桐城派领袖、经学大师姚鼐于乾隆四十五

关 键 词:书院  文化  皖江  内涵  和合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师范学院  历史渊源  安徽大学  安徽省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