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寡人之于国也》内涵的多元解读
引用本文:叶爱萍.《寡人之于国也》内涵的多元解读[J].文教资料,2007(1):77-78.
作者姓名:叶爱萍
作者单位: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江苏,泰兴,225400
摘    要: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第一板块《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亚圣孟子的思想,但学生在解读其内涵时往往易作简单化的理解,下面笔者试从教学这一层面对这篇课文的内涵作多元化的解读,以求教于大方之家。战国时代,诸侯纷争,群雄逐鹿,战事不断,社会混乱,儒家学派又一个代表人物孟子正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亚圣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义”思想,并衍生出自己的“仁政”“民本”观。公元前335年,孟子被梁惠王邀请到魏国宣讲治国之道,他阐明了自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以及反对暴虐、反对战争的仁…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