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让数学概念在数学活动中生成——《比例的意义》的教学思考、实践和反思
引用本文:李文华,冯胜.让数学概念在数学活动中生成——《比例的意义》的教学思考、实践和反思[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11):42-43.
作者姓名:李文华  冯胜
作者单位:[1]武汉市东湖开发区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00 [2]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构成数学学科的基本成分,是数学教学的基础,还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决不是以学会概念为终极目标,而是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中生成、建构数学概念,更是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获得全面的发展。“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笔者在优质课竞赛中执教这节课,在研磨的过程中我们对数学概念教学思路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下面将我们的认识与实践呈现出来。

关 键 词: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活动  教学思考  比例  实践  思维形式  数学对象  数学学科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