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创作的原动力
引用本文:王潇.论创作的原动力[J].怀化学院学报,1994(4).
作者姓名:王潇
摘    要:<正> 创作的实践证明,创作的原动力来源于创作主体(下简称主体)一种强烈而又经久不衰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持久而冥顽不化,这就是主体形而上的自虐(下简称自虐), 自虐是来自于主体一种潜意识的强烈的心理活动,它具有潜在的和显在的、个体的与社会的双重性质。它的最初本质是导源于主体某种强烈的倾向性的情感。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任何心理因素的产生都是人的情感世界的投影,是由于外在的客观条件反射而来的。作为客观世界的一种存在,人不可能独立于条件反射之外而存在。这就注定了人作为特殊物种的存在不可能逃遁任何一瞬的心理反应——即情感的围(?)。谢切诺夫在他的名著《脑的反射》中把反射的原则推到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上,指出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一切活动,就其发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任何反射都是与一定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分不开的。由于任何心理因素都只能是情绪的流露,因此,谢切诺夫实际上是把人置于永远没有穷尽、没有丝毫断裂的情感链中,人无时无刻不存在于这一坚韧的链索上,只不过是因我们意识的潜沉与显在而有感受强弱之分罢了。冯特更是直接了当地提出“情感三维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