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口腔白斑癌变生物标志物: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英文)
引用本文:蔡鑫嘉,张建运,张荷钰,李铁军.口腔白斑癌变生物标志物: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英文)[J].浙江大学学报(B卷英文版),2023(10):868-883.
作者姓名:蔡鑫嘉  张建运  张荷钰  李铁军
作者单位:1.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科/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 中国医学科学院口腔颌面部肿瘤精准病理诊断创新单元(2019RU034);3.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基金项目: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s. 81671006 and 81300894);
摘    要:口腔白斑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潜在恶性病变,可恶变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恶性潜能较高。白斑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但因缺乏有效的癌变预测生物标志物,难以对其癌变潜能进行识别。作为头颈病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白斑癌变生物标志物的筛选将有助于鳞癌的早期诊断。本文通过综述白斑癌变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相关研究,探讨从基础科研到临床转化的前景。目前虽尚无生物标志物应用于临床,但基因组不稳定性可能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辅助方法。

关 键 词:口腔白斑  口腔鳞状细胞癌  癌变  生物标志物  预后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