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教育研究“原创性”何以可能(一)
引用本文:任永泽.论教育研究“原创性”何以可能(一)[J].教育情报参考,2010(4):4-6.
作者姓名:任永泽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摘    要:审视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整个发展历程,“引进”成为中国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起点,此现象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时代的客观需要。”但“引进也导致形成了一种照搬外国教育学模式的倾向”,而且不少教育研究者不加批判地用西方的话语去诠释中国教育实践,参照西方的理论框架去比照中国的教育实践,以至于中国教育研究结不出中国自己的教育理论果实,也无法回答中国的教育实践问题。此现象的沿袭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但依然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观。当然,期间的原因是较为复杂的,但就整个教育学的发展而言是较为“悲壮”的。审视近年来的诸多教育研究成果,堪称为立意新颖、见解深刻,

关 键 词:教育研究者  原创性  中国教育学  教育实践  教育研究成果  教育学模式  20世纪  客观需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