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儿童本位:从现代教育的原则到理想社会的生成
引用本文:刘晓东.儿童本位:从现代教育的原则到理想社会的生成[J].全球教育展望,2014(5):64-77.
作者姓名:刘晓东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儿童哲学研究”(项目编号:2012-JY-004)的研究成果之一;“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
摘    要:老子、孟子等先哲的童心主义哲学传统可与儿童本位的哲学相互会通,相互支援。捍卫童年,护持童心,"复归于婴儿",其目的在于保护人自身的"自然"(即天性)以抑制异化的发生。儿童本位的哲学既是自然主义的,也是人本主义的,它是一种解放的哲学。儿童本位原则从教育学扩展至文化学、政治学等领域,会对文化建设、社会改造、政治变革等有所裨益。这种扩展又会进一步反哺和巩固教育学的儿童本位原则。

关 键 词:童心哲学  儿童本位  自然主义  人本主义  教育原则  理想社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