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问君能有几多“思”“明月”意象涌上心
引用本文:余永平.问君能有几多“思”“明月”意象涌上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生版(学语文)),2006(2):33-34.
作者姓名:余永平
作者单位:重庆复旦中学
摘    要:诗歌大都借助“意象”表达情思。“意象”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何谓“意象”?“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即具体的物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意”与“象”的关系,就是“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皆成“意象”。马致远借“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意象抒发了羁旅之苦;杜甫借“风急”“天高”“哀猿”“渚清”“沙白”“飞鸟”“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等意象写尽孤寂落寞情怀。

关 键 词:意象  “思”  “明月”  客观物象  思想感情  中学  语文  诗歌鉴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