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加法交换律的早期铺垫例谈
引用本文:陈士才.加法交换律的早期铺垫例谈[J].江苏教育,1992(19).
作者姓名:陈士才
作者单位:宝应县郭桥中心小学
摘    要:人们对事物正确、完整的认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而每一次认识的要求及水平是逐步提高的。小学生学习运算定律、性质更是如此,教材在完整系统归纳这些知识之前,就有意识地在一些例题或习题中安排相关的内容,为正式学习做铺垫,使学生对这些定律和性质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这个阶段是属于知识的孕伏铺垫阶段,我们要把握好目标要求,适时地利用教材,适当地进行渗透,而不能随意拔高要求。如“加法交换律”在第八册才系统归纳。但从第一册开始,这一定律的运算形式就开始出现了。在第一册第10页出现“4+1=5、1+4=s”的运算形式,对这种形式的式子,教师要充分利用实物图,帮助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实物不同的排列位置,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要引导观察:“左图中有4只小兔在吃食,又跑来1只,一共有几只小兔?算式是什么?”“右图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