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魔鬼想象中戏仿的讽喻
作者姓名:章馨方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000
摘    要:魔鬼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在不同时期对魔鬼有着不同的认识。19世纪多位音乐家根据歌德《浮士德》中的魔鬼梅菲斯特创作了音乐作品。本文通过对李斯特《浮士德交响曲》第三乐章"梅菲斯特"中运用戏仿手法的分析,试图探究19世纪魔鬼意象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这一探讨是在音乐形态的分析中进行的。基督教中的魔鬼与恶有着必然联系。然而,时至今日宗教所提供的文化力量如今已经分崩离析,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了。宗教和世俗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也终于因为宗教的衰落和退场而暂时消解。与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魔鬼便拥有了世俗特性。梅菲斯特成为了创新精神的激励者,作曲家们正是借助梅菲斯特的魔鬼想象来理解世界。

关 键 词:魔鬼  梅菲斯特  戏仿  人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