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实行学生“民主自治”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引用本文:高清潮.实行学生“民主自治”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J].甘肃教育,2003(Z2).
作者姓名:高清潮
作者单位:靖远师范附属小学 甘肃靖远
摘    要:学生是构成班集体最主要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班主任的职责在于构建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班级管理机制。在班级工作中,我尝试实行学生“民主自治”,充分发挥学生管理班集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一、选拔任用班干部实践证明,实施班级管理的有效机制首先是选拔培养一支符合学生意愿的干部队伍。因此,在班干部的选拔任用方面,我大胆进行了学生“民主自治”改革尝试,顺应“民意”,将以前“钦定”的班干部全部免职,同时宣布“放权”,由学生民主选举新一届班委。通过自我推荐、民主测评,先确定班委的候选人名单,然后由候选人竞职演讲,全班无记名投票,最终选举产生新的班委会。选举中,我“退居二线”当了“参谋”,但我仍然很高兴。我感到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做法才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班级管理观。事实上,这一举动产生的效应是积极的,新的班委成员威信高、干劲大,符合学生“民意”,而教师只是帮助小干部开展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由此井井有条,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二、制定班级奋斗目标和管理制度为了充分发挥班级奋斗目标的导向作用和各项制度的约束...

关 键 词:学生  主体地位  班级管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