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体溯源与先秦赋述论(上) |
| |
作者姓名: | 赵逵夫 |
| |
作者单位: |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兰州730070 |
| |
摘 要: | 论及先秦赋,有的将《楚辞》中包括《天问》《九歌》在内的全部作品皆划入其中。论及赋的源头,有的认为来自行人辞令,而大部分是据“赋者,古诗之流也”及“赋者,铺采摘文,体物写志”的概念空泛加以推论。本文认为应根据已定型的汉赋的几种体式,分别探讨其源头。实际上骚赋、文赋、诗体赋和俗赋在战国之末都已形成。屈原在西周末年以来诵诗的基础上,吸收楚民歌的特征创造了骚赋和诗体赋。作为赋的主体的文赋,过去学者们或以为出于诸子,或以为出于行人之官,实际上其文本来自议对和行人辞令,但由应用文字而转变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同瞍隙的赋诵活动有关。是瞍朦选择有意义的议对和辞令。整齐其语言,使之更便于赋诵,从而促成了赋这种文学体裁的产生。除文献记载之外,先秦时较早的赋体作品中常以师旷为主要人物,也说明这一点。俗赋的题材则取自寓言和传说故事,它的形成同以表演、说笑愉悦人主和贵族的俳优有关。战国时淳于髡所编《晏子春秋》中有不少近于俗赋的作品,有的甚至传至汉代以后,在唐代俗赋作品中也得到反映,便是证明。瞍隙和俳优是先秦时代的专业文艺工作者,他们对赋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
关 键 词: | 赋学 辞赋 文赋 俗赋 瞍喙 俳优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