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印度之行》中存在主义文学的预示
引用本文:苑辉.《印度之行》中存在主义文学的预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11):135-136.
作者姓名:苑辉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天津,300300
摘    要:小说《印度之行》从始至终带有明显的存在主义文学的特征。首先,同存在主义文学一样,"荒谬"和"痛苦"是《印度之行》的基本主题,表现了在广阔的印度背景下的世界的混乱和世事的荒谬以及存在的无意义。另外在艺术表现上,小说运用了象征这一现代手法烘托主题。福斯特笔下的那些山洞与存在主义文学中的许多意象极其相似。无变化、无意义、空荡荡、令人昏乱的马拉巴山洞象征着一个人类必须面对但又无法了解的宇宙。

关 键 词:《印度之行》  存在主义文学  荒谬  象征
文章编号:1672-6002(2007)11-0135-02
修稿时间:2007年9月1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