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当代版《安娜·卡列尼娜》——感受张洁长篇《无字》
摘    要:《无字》的题目先使人想到武则天的碑。但是武则天碑真的无字,而张洁三本《无字》却有字80万;武则天的无字碑是任后人评说之意,张洁的《无字》却欲为后人评说今人。悲愤之心相同,委屈之心相似,傲岸之态相像,对情爱的心灰意冷大概也相通,只是张洁的“无字”是儿女情辛酸泪中的人性剖析,基本不涉及政治,虽然她这部书也花了不少篇幅写历史上有政治色彩的事件和人物。《无字》毫不隐晦明显的自传性,与作家另一本自传体长篇《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个人去了》的人物设置和每个人物的身份、性格、命运基本对应:姥姥、妈妈、女儿和一个妈妈后嫁的男人。姥姥茹苦含辛养大了妈妈,妈妈历尽坎坷成了作家,女儿出国深造有了自己不同于两位长辈的新生活。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