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图像时代学生的公共理性:意涵、异化与治理
引用本文:郭仕.图像时代学生的公共理性:意涵、异化与治理[J].中国电化教育,2024(2):47-52.
作者姓名:郭仕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岳阳开放大学开放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中国教育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政策研究”(项目编号:BGA220155)研究成果;
摘    要:在图像成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重要媒介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公共理性是教育的时代使命,也是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图像时代的公共理性是以平等理性的个体为基础,追求公共利益的价值目标,探求对话协商为共识途径。面对图像,学生的公共理性呈现一定程度的异化症候,学生难以作为平等独立的理性个体而存在;沉醉于图像世界疏离共同价值观,关注娱乐化难以承担公共责任;在参与对话时出现意见领袖掌握话语权,形成群体的极化。为此,学校要通过建立图像自觉的文化,建构系列制度以及采取多元行动促进学生公共理性的发展。

关 键 词:图像时代  公共理性  对话  协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